民國時期的江蘇省農民銀行
江蘇省農民銀行壹圓鈔票 圖:張崢嶸 提供
文/張崢嶸
民國時期,鎮江有多家銀行,其中服務于農村的銀行有兩家,一家為“鎮江中國農民銀行”,還有一家為“江蘇省農民銀行”,因各種原因,其留下的史料極為有限。
1927年6月9日在江蘇省第十四次政務會議上,建設廳長葉楚傖、財政廳長張壽鏞提議,將孫傳芳征收未完的兩角畝捐,作為江蘇省農民銀行(下文簡稱江農行)基金繼續征收,并提出幾項辦法:取消孫傳芳時代之特捐畝稅辦法;征收農民銀行基金,其數額及征法與畝稅相同;已征收之畝稅,準農民以收據作農民銀行基金;基金收足四分之一后,即行著手籌設農民銀行。
1928年7月16日,江蘇省農民銀行總行開業,地址首選在南京戶部街1號。1929年,因江蘇省政府遷往鎮江辦公,江蘇省農民銀行總行也于1931年4月30日隨遷鎮江,先在廣肇公所內營業。1931年9月,又遷入鎮江中山橋旁一所房屋內辦公。根據網友“京江潮”曹先生提供的信息,《民國鎮江工商檔案史料文獻選》記載,中山橋西段南側有一條路,該路為“農行路”,是江蘇省農民銀行總行的辦公舊址。1932年1月向財政部注冊,領銀字277號營業執照。1933年10月,監理委員會改推趙棣華為總經理,侯厚培、吳任滄、楊兆熊為副總經理。
趙棣華
江農行的組織分為行政和監察兩大部分:行政部分以總行為最高機關,下設分行、分支行和營業處,總行總攬全行事務,并指揮、監督各分行。監察部分為監理委員會,其職權為管理基金和監督業務,對農行除每月底審查營業報告外,每半年結賬及全年結賬時,還要負責審核盈虧狀況,并上報省政府。江農行總行成立后,即行著手設立分支行。依照監理會決議,報解監理會保管的基金實數在應征六成以上各縣,由總經理提議,監理會核準,即可設立分行或代理處。
江農行資金主要來源于基金和存款兩部分?;鸩糠钟蓪O傳芳時期經征未完的畝捐撥充。1935年江蘇省政府主席陳果夫下令財政廳劃撥宿遷駱馬湖官田27.6萬畝,以最低田價估值86.5萬元,作為該行資本?;鸷嫌媽嵤?93萬余元,經監理委員會核定,將江農行資本總額確定為400萬元。江農行的主要業務就是對農村放款,放款對象有合作社、生產互助會、鄉鎮代表、農民個人和政府機關,但以合作社為主要放款對象。
從江農行放款規則來看,借款聯合會的農本借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個月,延期不得超過1個月。儲押放款不得超過8個月。定期信用放款、活期信用放款、定期抵押放款、活期抵押放款至多不得超過2年。從1933年開始農倉押款后,儲押放款比例越來越重,所以,江農行放款絕大部分在8個月以內。江農行1928年組織大綱規定,放款利率最高不得超過一分,1932年又規定“合作社放款利率最高不得超過1分”。
在后來江農行的歷史發展歷程中,總經理趙棣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趙棣華是鎮江大港人,除了在1933年創建了江農行,還發起成立了江蘇農村金融委員會和農村合作社,并籌建農業倉庫,以辦理抵押、保管、加工、運輸等業務,在發展江蘇農村經濟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影響全國。1937年6月,趙棣華還聯合江蘇銀行和江蘇農民銀行創建了中國歷史上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銀行??茖W校,以培養金融界基本人才為目的,校址就在鎮江的登云山。學校向社會公開招生,取錄學生百人,修業期限限定為二年。趙棣華兼任校長,楊兆熊為教務長。
江農行成立以來,一直都很注重農民銀行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旧闲纬闪艘惶追献陨戆l展需要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1936年7月14日,江農行在私立鎮江女子職業學校舉行筆試,經過篩選,最后正取56名,備取15名職員。不久之后,抗戰軍興,江蘇各地先后淪為戰區,江農行各分支行遂相繼停業。其總行先自鎮江移至漢口,繼遷重慶,全行資產,損失頗為嚴重??箲饎倮?,該行于1945年11月25日復業,1949年鎮江解放,江蘇省農民銀行鎮江分行被中國人民銀行鎮江市支行接管,江蘇省農民銀行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責任編輯:阿君